彩88-安全购彩

审计研究

 经济责任审计为领导干部精准画像的实现途径

发布时间:2021-04-29

  一、经济责任审计为领导干部精准画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经济责任审计经过长期发展,在促进加强干部管理和防控重大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审计涉及内容广、审计手段受局限、审计指标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在对领导干部精准画像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对履职能力聚焦不突出、对领导干部评价不到位、对经济责任界定不明确以及对审计手段创新不深入。经济责任审计对领导干部画像失真的原因,主要是审计定位不够准确、责任界定不够科学以及评价标准不够统一。

  二、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为领导干部精准画像的途径

  1.准确把握经济责任审计新定位

  新规定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是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重点聚焦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决策部署、防控重大风险等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要准确把握经济责任审计的新定位,从贯彻宏观政策的高度检查经营行为,从重大决策的角度审视决策管理及风险情况,从职能职责履行层面评价经济责任情况。围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新定位调整审计思路,从关注真实性、合法性向关注效益性转变,从关注资金向关注政策执行和重大经济决策转变,从偏重个案监督向重视分析共性问题转变,从发现和揭露问题向促进解决问题转变,避免千人一面、责任不清等问题,实现审计报告精准画像,做到问题准确、责任清楚、评价恰当,为干部监管部门提供可靠、可用的结果。

  2.围绕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确定审计重点内容

  在确定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时,要聚焦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将推动“三去一降一补”、优化营商环境、防范经营风险等重大政策内容有机融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点揭示主要经营领域在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聚焦主责主业,按照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济职能和战略定位,重点关注是否根据主业谋划企业发展,围绕主业布局投资、营销及运营。聚集重大决策事项,往前追溯决策事项程序的科学性、民主性,往后分析决策事项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否造成重大损失,落实造成损失的问题是在决策环节还是执行环节,分清是集体决策还是个人决策,避免一概而论。聚焦不作为行为,是否对下属单位和人员的违规违纪行为采取放任态度,从而为领导干部的考核、任免、奖惩等提供重要参考。

  3.通过数字化审计手段提升画像的精准性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多、跨度大、范围广,传统审计模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大数据基于体量庞大的数据样本挖掘可靠的审计证据,使经济责任审计从整体上考虑事项,避免片面画像。

  在审前准备阶段,进行海量数据采集、转化和清理工作,将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相关信息存储于审计数据中心,为审计实施方案的制订和深入数据剖析奠定基础。

  在审计实施阶段,结合审计访谈、测评问卷、内部控制测试等获取的信息,深入分析各重点审计领域的相关数据,系统掌握财务状况、经营管理状况及发展质量,并将历史数据分析与总体发展、长远发展有机结合,使审计画像精准且具有预见性。

  在审计报告阶段,围绕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精准画像,通过全样数据审计结果从整体视角进行立体式、多角度的描述,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针对性和可用性,方便相关人员阅读使用。

  4.准确界定领导干部应承担的经济责任

  只有对审计发现问题作出准确的责任认定,才能称之为完成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全过程。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在职责分工的基础上,以其应当履行和实际履行的职责为基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准确划分领导干部责任,确保谁拥有决策权谁承担相应责任。在界定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直接责任或领导责任时,查深查透领导干部对具体问题的参与内容、介入程度、作用发挥及导致后果,还原事实真相,与相关权利相匹配。

  5.完善对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总体评价意见

  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根本目标,决定着审计工作的成效。进一步完善以履职尽责为主线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总体评价模式,在防范审计风险的前提下给出比较直接的评价意见。一是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程序及结果运用等,供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照执行。二是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既反映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发展规模、增长速度等定量指标,又反映经营管理的性质和质量、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及遵纪守法情况等定性指标。三是突出重点,把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主线,突出对经济行为和经济责任的评价,突出对有重要影响的经济事项的评价,突出对重大决策过程、效果的评价。四是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联席会议成员代表了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涉及的多方面意见,其集体决定的意见更具有公允性和认可度,更容易运用于干部管理之中。

 

来源: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附件下载: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